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康国韩公文元祐三年四月十三日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一、《范忠宣公集》卷一一
呜呼我公,笃生大家。
不以世资,奋于词华。
甲科巍峨,声名益夸。
遂跻台阁,论议蹇蹇。
忠亮实塞,宽仁刚健。
忧国爱君,发于至诚。
知无不为,见于益争。
一时建明,或大或细。
或既设施,或梗而止。
然其大体,一本公忠。
无有秋毫,介私取容。
枢府兵柄,幽赞几密。
遂相天子,具瞻赫赫。
夷险百途,我心唯一。
憎爱万变,以义始卒。
尊重简严,阴消邪慝。
衣冠堂堂,称是柱石。
闺门烝烝,仁爱孝慈。
孰寡孰鳏,我与均之。
推毂善人,不爱其力。
我任其咎,无尔失职。
禄赐万钟,人不讥富。
平生亲交,予求予取。
燕语笑谈,孔乐无严。
宾客满堂,不知其尊。
唯是不肖,待以国士。
岂无知己,厚孰公似?
我之蠢愚,中遭摈斥。
推抵屏却,谁嗟孰恻?
公独拳拳,只手引溺。
以其进退,为己休戚。
守庆阙人,荐我贬所。
我诚负公,不究任使。
归来见公,愧发于颜。
公独存抚,知我过前。
延我室堂,敦叙中外。
贤姊白发,命我使拜。
遗亲弃旧,自昔匪今。
闻公之风,实感人心。
告老去位,非天子意。
请不可夺,三公就第。
公虽家居,德义在人。
山岳隐然,朝廷自尊。
具舟有司,申伯信迈。
安车临我,握手出涕。
谓宜百年,黄发齯齿。
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于穆文母,天子圣明。
两宫来临,恸哭老成。
赙丧则丰,赠官则崇。
姑慰我心,不能还公。
归葬有期,属我以铭。
不腆之文,敢不显明?
一觞在前,如闻玉音。
呜呼亡矣,有涕如倾。
尚飨!
创筑罗城 晚唐 · 王徽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皇帝改元之六年。
诸道盐铁转运兼镇海军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中书门下平章事燕国公高骈奏。
臣前理成都
大城
请纪其事。
上命翰林学士承旨王徽授其功状。
承诏。
再拜上言。
夫外户不闭。
虽前圣之格言。
设险以居。
乃有国之雄制。
用是则光昭振古。
势詟远夷。
不有高墉
曷称巨屏。
我之奥区。
粤惟井络。
繁阜昌炽。
标出宇内。
先是蜀城
既卑且隘。
象龟行之屈缩。
据武担之形胜。
里闬错杂。
邑屋阗委。
慢藏诲盗。
城而弗罗。
矧乎西束江山。
南控乌浒。
疆理澒洞。
旧贯因循。
日居月诸。
殆逾千祀。
汉魏以还。
英豪迭处。
至若公孙述之桀黠。
诸葛亮之经营。
曾不指顾留心。
乘机制禦。
斯盖天藏盛烈。
神贮嘉谟。
俾集元功。
式耀雄武。
自二纪以降。
边郡戒严。
有亏怀柔。
或阻琛赆。
虽负山川之险。
且乏金汤之固。
上顾相臣曰。
朕以不德。
化罔被于四夷。
惟是西南。
载罹俶扰。
深轸予衷。
将若之何。
丞相进曰。
陛下以睿哲照临。
臣辅理不能敷圣泽。
以怀异俗。
俾流毒于益人。
臣之罪也。
黄帝有版泉之役。
放勋兴丹浦之师。
周逐猃狁。
汉备匈奴
是知猾乱。
自古皆有。
其所以涤厉梗致时雍。
乃在进任忠贤。
驰驱英隽耳。
臣伏见今天平军节度使骈
威武公崇文之孙也。
威武元和中
刘辟以蜀叛。
宪祖殷忧。
择其所以代之者。
由是允膺圣奖。
能以部兵复梓州
统大军平玉垒。
大节大忠。
焕乎典册。
能不坠其业。
大其门。
既席勋烈之资。
克善匡扶之志。
材超卫霍。
气盖关张。
忠孝两全。
河山继誓。
聿修厥德。
自成名家。
驰誉石麟绰有美称。
其守天水
边尘不惊。
戎律既申。
将略克举。
俄而交趾沦陷。
有命遄征。
既复土疆。
遂锡鈇钺。
马援铜柱
杨仆楼船
步骤之间。
莫得伦比。
固以威张惠浃。
后劲中权。
五年于兹。
海波不动。
朝廷方期拔用。
不可久留。
爰命徵还。
弥增宠泽。
时属庞勋始溃。
郓方未宁。
则再登帅坛。
复开将幕。
士绝朝饥。
犬无夜惊。
威加邻部。
化敷蜀城
相印以之畴庸。
和门为之增气。
恭以宪宗崇文定蜀之也既如彼。
陛下念复交理郓之勤也又如此。
俾荣旧履。
重建高牙。
必致师贞。
可期俗阜。
上曰俞。
尔惟代天其行之。
于是诏骈复以丞相拥节。
汶阳趋锦里。
至则询问疾苦。
树置纪纲。
巡按封域。
周览郛郭。
且曰。
夫疗疾者必在药乎心腑。
然后可以坚四支。
植木者必尝泽乎本根。
然后可以茂柯叶。
今城之于蜀。
其由心乎。
其由本乎。
则知不理于近。
曷能致远。
不固其内。
安能保外。
未有不谋而能成。
不壮而能威。
不劳而能逸者也。
于是择地量材。
拓开新址。
分命支郡。
以令属邑。
乘时就役。
靡不适中。
吏不敢欺。
人不敢怠。
岷峨之下。
忻忻子来。
梁伯亟城。
人疲弗处。
子囊
见诮于时。
曷若能度其宜。
乐用其士。
图难于易。
去危即安。
环以大城
用冠诸夏。
其功固以相万矣。
惟蜀之地。
厥土黑黎。
而又硗埆。
版筑靡就。
前人之不为。
非不为也。
盖不能也。
果得众心。
克成大绩。
鸠工揆日。
不愆于素。
十旬之中。
屹若山峙。
南北东西凡二十五里。
拥门却敌之制复八里。
其高下盖二丈有六尺。
其广又如是。
其上袤丈焉陴四尺。
斯所谓大为之防。
俾人有泰山之安矣。
而甃碧涂塈。
既丽且坚。
则制磁饰赪。
又奚以异。
其上建楼橹廊庑。
凡五千六百八间。
●8F57梠栉比。
闉阇鳞次。
绮疏挂斗。
鸳瓦淩霄。
若飞若翔。
如偃如仰。
栖息乌兔。
炫熀虹蜺。
龙然而萦。
霞然而横。
望之者莫不神骇而气耸。
目眙而魂惊。
其始也。
咸谓冥助。
似非人力。
其外则缭以长堤。
凡二十六里。
或引江以为堑。
或凿地以成濠。
方城为城。
汉水为池。
又何以加焉。
是知摩垒者不复矜其能。
击柝者足以抗其敌。
所谓能禦大菑。
能捍大患者也。
其旧城周而复始盖八里。
高厚之制。
大小之规。
较其洪纤。
可得而辨矣。
况乎扼束都会。
襟带地形。
险易之状斯呈。
强弱之方可见。
秦惠王疏剪山林。
以通中
李冰为守。
始凿二江以导舟楫。
决渠以张地利。
斩蛟以绝水害。
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
之功也。
文翁置学校劝人受业。
行俎豆献酬之礼。
于是儒雅之风作。
威武伐叛。
擒大憝而新其人。
玉石不得俱焚焉。
西蜀至今称之。
之来镇。
肇兴武备。
俶有禦冲之事。
夫然后不为外羌之所窥矣。
惟蜀之人。
威武
乃获佑于天者四。
天之于蜀厚矣。
长云断岸。
莫得而隳。
古往今来。
何尝能觌。
传不云乎。
人保于城。
城保于德。
之政。
可谓保城与人矣。
向非挺生俊杰。
来弼圣神。
则孰能建绝代之遗功。
创一时之伟绩者乎。
况夫高不可踰。
坚不可触。
俯瞰天表。
方驾马足。
销吞祲沴。
亘压咽喉。
讫使豺狼耳之而色沮。
目之而胆褫。
是谓不争而胜。
不战而服者也。
新城成。
诏加大司徒
封燕国公
旌殊休也。
重以萑苻充斥。
荆楚伤夷。
遂加威望。
兹用底宁。
弓矢专征。
铜盐剧任。
安危攸系。
一以委之。
往哉荆渚。
荆渚既清。
又徙金陵
金陵以平。
救鄢郢之剽残。
拯江湖之焚溺。
期月之内。
罔不乐康
若乃考其才。
稽其用。
所至难息。
所施利兴。
智无不周。
技无不达。
韬钤捭阖。
固自生知。
诗礼几微。
雅当师道。
虽羽书叠至。
应用如神。
加以词锋莫前。
笔力遒劲。
屡献平戎之策。
每陈忧国之诚。
抑又城府坦平。
器宇冲邃。
禄利不盈于私室。
夙宵无怠于公家。
段颎在边。
未尝蓐⿺(寝八)
羊侃待士。
靡顾囊装。
崖岸不可得而臻。
波澜不可得而际矣。
所谓社稷柱石。
川岳英灵者也。
则知如何臣。
城如何功。
呜呼。
天赞其谋。
地袭其固。
非吾君不能用其才。
非臣诚不能就其事。
故曰为可为于可为之时。
则勋乃见。
城由而成。
由君而声。
城既牢矣。
人既休矣。
宜乎赞盛德之形容。
叙勋贤之丕烈。
恭以操觚载事。
作者为难。
臣非其人。
何以称此。
将欲刊诸贞石。
寘彼坤维。
垂于无穷。
期乎不朽。
属词愈拙。
染翰增惭。
铭曰。
惟蜀之疆。
拥抱岷梁。
斗绝诸夏。
裂为一方。
启达上国。
肇自秦强。
壮者五丁。
导彼青冥。
凿岩而梯。
飞栈以行。
动犹鸟逝。
举若猿轻。
汉人既迁。
言语乃通。
眇邈千祀。
遂参华风。
界彼邛滇。
靡设键关。
在古侵残。
为蜀之艰。
唐被圣德。
间仍凶慝。
猖狂逾纪。
吞噬无已。
芟狝楚驱。
氓不宁居。
皇帝践祚。
惊嗟震怒。
爰择荩臣。
推毂以付。
时惟燕公。
抚俗训戎。
硕画宏规。
神辅其衷。
始新城
心术潜形。
乃告编人。
版筑云兴。
相彼井𢌅。
观于封部。
谓兹郡邑。
量其户赋。
划界指期。
莫敢踰度。
人未安。
待城以欢。
蜀士方危。
待城而威。
阡陌绳直。
门闾棋布。
外耸风云。
内扃貔武。
卉木葱茜。
丽谯辉映。
戎马夜宁。
戈鋋昼静。
蜀山㟼㟼。
蜀江滔滔。
寇不敢窥。
人不知劳。
险而不烦。
峻而不哗。
去来出入。
嬉嬉一家。
燕公之德。
其谁与邻。
燕公之功。
式利于人。
德入人深。
功流不极。
名天隅
为臣表则。
中和四年记。
川主周天南斗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七
伏以蜀之星躔。
上当鹑首。
蜀之分野。
下接坤维。
当申未之方。
在参井之度。
今以土星对照。
金火正临。
五鬼方寄于二宫。
地一将移于益部。
恐政乖慈育。
法爽哀矜。
野有怨嗟。
人罹灾眚。
又行年之内。
本命之中。
刑剋衰微。
虑成灾厄。
敢以正阳令月
丙午良辰。
虔备醮祈。
以申忏涤。
伏冀大开恩宥。
俯念精修。
解天文地分之凶。
祛三命五行之咎。
曲回祯贶。
永锡乂安。
誓倾求理之心。
以答好生之泽。
不任。
谢转太常博士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二、《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一
右。
某启:今月二十三日伏奉敕告,授前件官者。
逢时从仕,宣力无闻;
累日序迁,拜恩可愧。
伛偻虽知于益戒,轮囷终病于非材。
静以返思,胡然冒进。
此盖伏遇某官至诚与物,正谊接人,凡其托轩轾之间,莫不被涵容之赐。
故使承流之末,既沿考绩而升。
敢不淬激于中,持循所学,愿竭壮行之志,庶无幸位之羞。
上答天仁,次酬贤造。
下情无任激切知归之至。
益国长公主进封冀国长公主制崇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七、《宋大诏令集》卷三九
门下:朕亲睦九族,惇劝万方。
惟王化之始基,本人伦之大义。
乃眷帝室之戚,有如王姬之贤,将下嫁于诸侯,当主姻于同姓。
肆朌显册,敷告治廷。
益国长公主毓秀天源,托质神考
赋肃雍之美德,体柔嘉之令仪。
洵若琼琚,华如桃李。
恩既崇于筑馆,礼宜备于承家。
爰锡宠章,更旧封于益部;
诞膺异数,开大国于冀方。
岂独盛其仪服之容,亦以厚其汤沐之奉。
惟国之旧,匪予所私。
于戏!
凤皇于飞,盖得女归之吉;
琴瑟在御,勉成妇道之隆。
尚体朕怀,毋忘尔事。
可。
伊尹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
伊尹太甲,论者多惑其臣节,请试论之。
太甲在谅阴,百官听于伊尹
太甲不明者,盖居丧之礼有阙,修身之行不周。
伊尹训而罔念,虑不堪继统,故徙于成汤之墓,使其亲见松柏,切感慕之心;
追思王业,知艰难之迹。
三年之制才终,伊尹乃迎归于亳,非谓绝其大位、幽于别宫也。
古之言质,故与放逐同文,亦犹君臣交相称朕,下告上亦为诏也。
霍光昌邑王淫乱,而不敢有异谋,田延年盛称伊尹太甲,以决大事。
宗社之故,不得已也,本非如霍光之废昌邑也。
圣人举至公于前,奸雄蹑陈迹于后,自古而然,非圣过也。
魏晋之后,更相倾夺,皆引尧舜揖让为词,亦当不可罪尧舜矣。
让天下于益,益知天下归启,故不敢当。
茍天下归则为王亦无愧也。
如令太甲遂失德,天下归伊尹伊尹复何辞哉?
今天下未忘成汤,故伊尹复奉太甲,无伤于至公也。
夫古之有天下者,一身处其忧责,亿兆蒙其富寿
天下既理则辞之,巢、由是也;
天下不理则受之,汤、武是也。
后之人役天下以奉其私,故比于骑兽不可下。
步骤之相远如此,岂可一概而论哉(《徐公文集》卷二四。)
伊:原脱,据徐校、李校、四库本补。
吕学士108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文学之选,人才所难。
迩无世禄之嫌,远绝茅衡之弃。
矧此国家养贤之地,岂为儒者窃位之私。
官学古入官,脩身以道
志本为己,行浮于名。
直谅多闻,固可追于益友;
文史足用,曾不愧于古人。
果膺选抡,登清要。
未遑驰问,先辱惠音。
郭嵩焘 晚清 · 李鸿章
对联 出处:古今楹联名作选萃
周旋于益湘乡湘阴诸老之间,溯四纪交亲,俯仰云霄同一瞬;
位业与味经伯申伯元百年相望,信群伦宗匠,羽仪台阁失斯人。
添差通判赵朝议不韦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省斋文稿》卷二四
视秩列卿,自应典郡。
兴怀先垄,力请监州
虽有荣观,苦无公事。
谅假颍川之轼,以光京兆之阡。
恭惟某官才华贺、白之俦,德望间、平之亚。
飞腾久矣,更历三辅之元僚;
议论卓然,常备十连之上。
介将受维城之寄,暂荣展墓之归。
地置万家,已验宏谟于韩信
木生连理,即观瑞应于蔡邕
某方治书邮,先勤笺敬。
托治中之庇,岂惟日见于老成;
从方外之游,尚冀时亲于益论。
王枢密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七、《省斋别稿》卷四、《翰苑新书》续集卷三
明诏扬廷,元枢正位。
有常立武,基圣神宥密之谋;
无竞维人,成邦国安强之势。
真儒益进,多士同欢。
恭惟某官道本诚明,气全刚大。
《诗》《书》执礼,六经皆务于雅言;
直谅多闻,万乘素推于益友。
骞翔久矣,誉问蔼然。
词掖銮坡,大册高文之独步;
经帷工尹,昌言宏议之日闻。
自陟几廷,愈摅庙略。
留侯佐汉,功高三杰之中;
裴度辅唐,名播四夷之外。
拥轺出使,仗节来归。
有折冲厌难之勋,无伐善施劳之失。
况三军五兵之运,久此宣猷;
宜十行一札之书,兹焉进长。
宠数式隆于当宁,恩章尤异于在廷。
既用仲尼,固知天下之无敌;
非如汲黯,但使淮南之寝谋。
某夙荷恩怜,欣闻册拜。
宏开沙馆,知多贺厦之人;
邈处柳营,独阻登门之愿。
其为驰颂,实倍常情。
韩枢密元正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三、《东牟集》卷一一
(首尾同王参政。)某官识照几先,量包宇内,大忠贯乎日月,至诚质诸鬼神。
鲸鲵筑京观之封,屡平寇垒;
带砺受勋臣之誓,克巩皇图。
本兵既重于枢机,授钺再分于旄节。
邓禹不劳于吏事,而周公常在于王朝。
功成岂特以不居,帝眷方闻于益厚。
子仪以全德终始,无纤芥以自嫌;
裴度为天下重轻,作当时之人望。
茂对三微之始,允膺五福之升。
某忝出恩门,阻纡漕计(云云)
处州应星楼开禧三年 南宋 · 叶宗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一、《两浙金石志》卷一一
古括士风彬彬,著闻东浙。
□观今昔韦布之彦,󲦤绅之贤,舒翘扬英,砥节厉操,载之文章,措诸事业,大者光明隽伟,轨辙相望,小亦代不乏才。
揆厥所元,维见可考。
盖天之生贤,必有钟赋,非山岳之炳灵,则星精之毓粹。
仰观乾象,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
一曰处士,明大而黄,则贤士举。
在昔有处士见,因置处州
然则吾州素号多士,衣冠文物之盛,得非星分之应耶?
州治东南三百馀步有应星桥,会城郛之水尾闾□下归于大溪。
桥之西隅居民屋坏,每遇溪流□涨,必为冲浸。
嘉祐间郡守崔公愈始作石堤以捍水患,就桥立屋,时迁岁久,雨剥风颓,庳陋不耸,无以壮水□之势,士民佥以为言。
岁在丁卯七月初吉郡守寺丞王公庭芝撤旧图新,敞以高楼,载揭扁榜,因以名之。
栋宇翚飞,四顾轩豁,山光水色,儒宫道□,通衢列肆,鳞差栉比,揔寓目前。
四序之间,良辰清夜,万籁已收,一尘不到。
高睨远眺,相羊其上,如乘风驭,如泛灵槎,如据巨鳌之首,如运大鹏之翼,神舒意畅,飘飘然有淩云气,星辰可摘,足以助胸中之磊隗者,岂但侈土木之丽,面势之雄也哉!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
凡旋玑之运动,分野之昭临,得之一身则为一身之应,得之一方则为一方之应。
傅说之箕尾,萧何之昴宿,李白之长庚,德星聚于颍川,使星向于益部,岁星福于吴越,各有其验,殆若桴鼓。
乃知是楼鼎创,宜其上挹景纬之精,下为誉髦之应也。
公昔为成均名士,辍从鸳缀,来守处士之邦,自足友一邦之善士,凡所建立,又能振起士气,其加惠于此,固不浅矣。
为士者盍亦激昂自奋,览辉昭代,揆巍科,跻膴仕,使声名赫奕,勋业显著,增光少微,不负□侯作新之意可也。
方时羽檄交驰,在他人供亿军需有不暇给,公材力敏彊,遇事辄办,独能成此奇事,非特巍然一楼,至如薙荒剔蠹,填漏支倾,靡废不举,又知节用爱人,蠲诸邑之逋负,代下户之供输,驭军弭盗,邦人类能诵之。
并书于末,以传不朽云。
开禧三年孟秋既望朝散大夫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叶宗鲁记,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何澹书。
申本省论处置川茶未当状1087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栾城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朝廷若罢益、利路榷茶之法,只榷陕西沿边诸郡,不许客旅私贩,仍将沿边每岁合用益、利诸场茶色及斤重配在诸场,令及时立限和买(随每岁价高下,比民间价例微高,一如寻常和籴米粟之比可也。买之限,令茶场司立定。州县不得低估茶价,人户不肯申官,以致出限。如有事故,须至展限者,具事由申本司量展五日,仍不得过再展。每茶户入场中卖,须即时拣选和买,不得辄有留滞。或更依客旅体例,秋冬先放茶价,令茶户结保请领,及时送纳。以上并不得辄行抑勒。),官买数足,方许私下交易。
除沿边所榷地分外,一任客人兴贩。
如此擘画,比之顷年全榷益、利及陕西诸州,其利有五:益、利茶户不被官场以贱价大秤抑勒收买。
一也。
未有榷,民间采茶凡有四色,牙早茶、晚茶、秋茶是也。
采茶既广,茶利自倍。
自榷茶以来,官中只要早茶,其馀三色遂弃不采,民失茶利过半。
今既通商,则四色俱复采。
二也。
官所运,止于边郡所须,比榷茶之日所运减半,则递役兵及州郡雇脚皆得轻减。
三也。
陕西商既行,岐、雍之间,民皆食贱
四也。
益、利诸州百货通行,酒税课利理当自倍。
五也。
若比之今来有司所议,但榷名山、梁、洋三处,放行益、利诸场茶货,其利有四:名山、梁、洋三处榷法如旧,而不榷之地犬牙相错。
榷与不榷,茶户利害相辽。
例皆王民,而咫尺之间,不宜顿有此异。
一也。
榷与不榷,地分不远,小人易以起动茶户。
借如名山之西南出之地尚有雅州卢山、荣经等处。
若放令此北出,道过名山,彼此相杂,不可辨认。
若放令此茶由水路入嘉、眉,则名山之亦当从此走失。
宽则榷法自废,急则民遭诬罔,横被徒配。
二也。
官中所买只用早茶,则牙、晚茶、秋茶亦为弃物。
民失厚利,与顷岁无异。
三也。
沿边诸州蕃部所要茶色各别,今只将名山、梁、洋三色与之,彼既未谙茶性,必有不售。
四也。
若比之今来或人之说,兼榷陕西里外诸州,据合用于益、利诸场和买,官自般卖和买之馀,成都路客人贩不得过剑门利州路客人贩不得过陕西,其害有三:尽夺茶利,商贾不行,百货不通,酒税课利自减。
一也。
既多,递铺役兵及州郡雇脚,劳费与顷年无异。
二也。
岐、雍之民仍食贵茶。
三也。
由此观之,朝廷若但和买边郡合用数,只于边郡立榷法,其馀率皆通商,此法一行,则上件三说之弊自除。
至于供给蕃部,收买战马之利,则与三说无异。
以此较之,利害可见。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代回成都林漕文仲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四、《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四
将输沔北,易节剑南
斜谷列屯,方仰木牛之运;
少城一道,已先牡马之迎。
下车云初,载路相庆。
恭惟某官好是正直,择乎中庸。
迎风寒露之玉壶,洁其清矣;
暖日生烟之锦瑟,和亦温然。
自奏郡庸,出司漕计
乘槎直上,天已界于汉中
叱驭疾驱,星忽临于益部。
闻数万人通千里之役,须十馀钟致一石之粮。
弩矢前驱,樵苏后爨。
谅贤劳之无惮,在圣眷则甚深。
某借润德邻,升华工正
锦城虽乐,期公乃在于早还;
金门少留,即日会观于暮召。
权运司牛都大大年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四、《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四
承流弗绩,亦思归味于莼鲈;
转漕非才,敢取弃馀之竹马。
负决难于超乘,偻已见于循墙。
盍以寸扃,布之尺牍。
恭惟某官洙泗正学,淮海俊人,言行一择乎中庸,名实两孚于上下。
清标雅操,立独鹤于人间;
远韵遐心,送孤鸿于天末。
顷厌獬豸雕鹗之命,来为蚕丛鱼凫之游。
天子十二闲,烂如云锦;
月团三百片,美若金茎。
廉不近名,俭皆中礼。
脂膏自润,昔者人谓斯何;
图史凝尘,去之日如始至。
王觐为可,帝念在兹。
正须清献之一琴,往减汾阳之半乐。
某游从二纪,奔走百罹。
方甘弄月于眉山,敢望占星于益部!
已腾免牍,冀奉俞音。
万一不已于驰驱,再三尚求于教诲。
汝张汝弓汝鼓,当饱颜行;
我任我辇我车,悉希指示。
重修儒学记 南宋 · 李韶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四、同治《永州府志》卷四下、光绪《湖南通志》卷六三
自少时,侧闻元使君江华山水过于九疑
去年冬,始来守州,邑令许君洄时示濂溪先生讲授及后进课试之文,观其论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懿,与夫阴阳、动静、仁义、中正之理,未尝不慨然太息,曰:「是近元公之居,固宜流风遗韵如此」。
盖人物日改月化,几二百年矣。
居无何,许君图示先圣庙学,谒记之。
按其图,则正殿巍然,两庑翼然,杰阁东西斋矗然,儒先有祠,职掌有位。
其后又为阁以谨御书之藏,其下则讲肄之堂,又后则斋宿之舍,周立垣墙,台门之外为更衣所,规制宏丽。
经始于元年之春,而成于今也。
其费并力于七乡之士,而倡于邑中士也。
不宁惟是,又广置腴田,以丰稍食。
喜之甚,因谓许君曰:夫学者之学,非前日相示以先生之所讲授与后进之所课试者乎!
学不徒言语而已。
见之于行,则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是也。
比年以来,斯道不明,虽庠序遍郡邑,往往骤兴忽废,设学官以董之,犹不能必其兴起。
盖士有温饱之图久矣,然幸此邑无可利,而士之谋身者亦微,亦幸邑无可利,而士之有志于道者益众,圣人之道以不孤。
老矣,异时归以闽山之下,闻楚南学者有能明《大学》之旨,嗣元公之续,复修先圣之业者,必江华士也。
本学舍之兴,尚于斯言有考云。
太府寺丞四川宣参李文子特授直宝章阁成都运判 南宋 · 高定子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永乐大典》卷一三五○六
予尝以尔久游于蜀,宣阃之开,用命尔以佐师,治法征谋,于尔乎咨。
蜀难未瘳,饷事滋急,漕将之任,尔盖谙知。
昔者,荐使右,具有显庸,晋直宝储,使于益部。
往纾疚棘,以图康功。
杨次山特授少保进封永阳郡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宋四六选》卷四
朕蚤建储闱聿修册礼。
黄麾设仗,视元会之盛仪;
鳞簨充庭,奏明安之雅乐。
班行悚动,朝野欢康。
既闳宗祏之休,宜锡后家之泽。
维亲贤之莫二,肆命数之兼崇。
扬于大廷,告尔多士。
具官杨次山,耆明而肃艾,简静而裕和。
早奋右庠,旁贯九流之蕴奥;
晚联左戚,蔚为四姓之仪刑。
自膺斋旄绣衮之华,久遂閒馆珍台之佚。
位参将相,行无改于布韦;
名在族姻,身弗留于辇毂。
得远势避权之体,有阖门养重之风。
惟朕躬亲揽于政机,顾后德实多于内助
比宣离明继照之象,尤资坤载顺承之功。
典策告成,邦家叶庆。
若时懿属,可限彝章?
其登外朝位棘之尊,仍疏王社苴茅之贵。
洞庭之野,麾帜不移;
滁水之阳,封疆特大。
亶为异渥,夐掩前闻。
于戏!
若古训言,位禄匪期于骄侈;
维天明畏,谦盈随示于益亏。
尔其守樊侯谨约之规,晞窦君退逊之节,勉肩忠荩,思保宠荣。
庶无后艰,永有终誉。
可特授少保进封永阳郡王,依前岳阳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延庆放生池碑铭(并序天圣三年七月 北宋 · 刘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敬止录》卷二六
粤若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罔罟,以佃以渔。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盖所以顺杀伐而育人民也。
是故四灵为畜,禽鱼亡獝淰之悲;
万物由庚,草树遂抽○之性。
及乎大道既隐,淳风不还,人欲无厌,天物斯暴。
蚳蝝尽取,潜蛰咸伤,圣人所嗟,君子用悯。
历代而下,申禁非一,所贵乎卒天下以仁,而登夫寿域者也。
圣宋奄有万国,真宗嗣致太平,既纵雉以升中,复育縠而报本,然犹储精垂思,修坠起废。
天禧纪元之初,诏淮南、江浙、荆湖之地,有放生池者,俾缮完而增新之。
四明之奥区,乃扬州之旧域,水居者众,鳞族甚繁。
蚩蚩之氓,惟利是视;
蠢蠢之类,曾不聊生。
滥彼洿池,陈诸数罟,鲲鲕亦及,䲡鳝难逃。
幸增无艺之贪,孰救可欺之失?
法智大师知礼者,道风孤峻,行业纯悫,传天台止观之宗,修普贤忏涤之法。
申旦不寐,三岁是期。
每念是身,可恶如贼,志当舍离,乐在寂灭,固以比行厕之极厌,垂将效焚躯之真供。
而大善知识,恳劝住世,官曹府檄,督责保全,实徇众之攸依,思利佗之为广。
矧遘圣神之运,宜恢方便之慈,式警群迷,聿形悲济。
顾此净刹,旁有积流,窅若神渊,达于巨浸,极愿力以爰度,获俞命之亟下。
公私率协,终始罔愆,矗然巨防,环兹注注。
繇是普化廛里之俗,博市鳞介之品。
豫且之网,朝有千计;
西江之使,盈万数。
又每岁以佛生之旦,众大和会,浮泛䌽鹢,演畅竺坟。
寤流水之胜缘,识衔珠之善报,莫不竞持诡类,咸造埼浔。
纵之于波,快哉共叹。
赪尾者戏而逝,呴沫者依莆而游,固以乐甚濠梁,望逾斗水。
敝笱以之咸屏,枯肆谓之一空。
至有断罟折竿、悔过而易业者矣。
呜呼!
淳古之俗,前志有云:「杂人兽之居,靡相为害;
食草木之实,各遂所养」。
圣哲继作,播种是教,以前民用,蔑闻馁者。
是故二仪䜣合,百嘉茂畅,龟龙在宫沼,胎卵不殪殈,虽火化寖变,而血祀有经。
故曰:「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
又曰:「钓而不网,田则不渔」。
皆所以昭上之德而塞下之违也。
自古致治之君,皆以好生为本,每严戒令,务抑末流。
其如利,人之所诱,荡而忘返。
害既为甚,法不胜奸。
继以天灾,遂废啬事,家乏兼晨之爨,野无遗秉之利。
乃至旱乾水溢,山童泽涸,昆虫为孽,道殪相望。
强暴之徒,萑蒲是聚,椎牛屠狗,鬻盐盗酝。
岂唯弃失本业,率多抵冒刑戮。
得非歛饫腥味,夭残物性,犯道家之明忌,事必好还,背《春秋》之美谈,政之所败者乎?
不有慈悲之士,孰臻觉寤之本?
且曰:凡有血气,同一触体,尽诸沙界,共一真性,庸讵恣口腹之欲,结轮回之业?
其理不昧,缘心可观,则《金光明经》论之详矣。
况复吴越之区,膏腴兼倍,漠漠粳稻,油油麻苧。
陆则有苞笋、姜汇,水则有海苔、菰苜,固足以旅践嘉珍,丰溢兼豆,亦何必剖豢豹之胎,嚼鱼子之闹,滋味煎其府藏,香芳腐其骨髓?
食气既胜,腊毒增厚,而殃病短折者,亦未必不由兹也。
夫先圣立法,本以驭众,大小贵贱,不相踰越。
惟辟玉食,顺时以视膳;
惟郊特牲,因以贵臭。
岂料后世,有冒于宠利,罔知纪极。
管氏设镂簋,季氏旅泰山,乃至养食客之三千,探牛心之一割。
骋嗜奔欲,穷奢极侈,豪杰胥效,风俗益讹。
固虽罄川陆之毛,殚渔猎之力,驱以就役,莫充其求。
是知其源至深,其来有渐。
机权不足以为禦,鈇钺不足以用威,故曰:善人为邦百年,然后可以胜残去杀。
洪惟我朝,在宥而治,以圣继圣,垂六十年。
率上仁而绥群品,用柔道而怀犷俗,尊老氏之三宝,为大雄之外护。
大师所以顾逢盛旦,集此妙果,介其秘祉,仰佑慈宸。
表洪施之无疆,实含灵之允赖,于益,宜有铺昭。
予病夫也,曩在禁林,寻隳职业,旋承官乏,待罪中司
自时辱书,猥托叙事,而不知中乾已甚,轧思无堪。
避让有初,阻修罔愬。
今遂偃藩之适,方存喉息之微,而又广印大师智环,叠寓讯函。
瞽兹铭述,强攀逸驾,仅成累句。
绎颜公之妙作,嗤鄙自彰
讽周沼之灵篇,揄扬曷既?
辞不迨意,取愧群英。
其铭曰:
天地之大,仁圣是则。
巍巍居尊,生生为德。
顺考古道,祇受民时。
兆人允殖,万物由仪。
《易》有《中孚》,《书》称《咸若》。
恩信所加,飞潜自乐。
末俗寖巧,暴殄滋多。
麟凤去棷,鲸鲵骇波。
惟天聪明,聿求元圣。
邦家大同,幅员底靖。
皇哉有宋,叠雉重明。
泽均敦苇,惠及跂行。
乃眷南服,鲜食为盛。
缮治旧防,昭苏物命。
爰有开士,化兹一方,就其实刹,疏厥金塘。
壁立大堤,练澄百丈。
滟滟风光,昭昭景象。
日募檀施,岁举忏仪。
鱼鸟聱取,刷荡澜漪。
憯怛忠利,国教胥洎。
怵惕隐恻,人端斯至。
自古及今,惟善可钦。
惭非吉颂,聊代虞箴。
天圣三年岁次乙丑七月十五日霅溪僧仁岳书。
朝奉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充集贤修撰、知明州军州,兼市□管内劝农事柱国赐紫金鱼袋曾会立。
景德二年上尊号第一表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武夷新集》卷一五
文武百寮,南郊大礼使具衔臣毕士安等,与内外马步诸军将校、僧道、耆寿等,谨斋戒祗慄,诣东上閤门再拜稽首,上言曰:臣等闻道也者,以玄虚为体,本于无为;
天也者,以覆焘为功,归于不宰。
然而尊居四大,强著希夷之称;
广设九州,用显高明之德。
繇是首出庶物,大庇群生。
宅妙有于自然,不忘乎日损;
垂光明而下济,姑务于益谦。
稽载籍之前文,见哲王之取法。
举三五沿袭之典,率循旧章;
顺亿兆爱戴之诚,聿建大号。
历代而下,何莫由斯?
臣某中谢。)伏惟尊号皇帝陛下恭己承祧,握图纂极,顺考古道,丕阐大猷。
怀翼翼之心,以昭事上帝;
体乾乾之德,以临御庶邦。
昧旦视朝,斋居决事,化敷有截,泽浸含灵。
九序惟歌,上无秕政;
百工咸乂,下绝素餐。
颂声洽于中和,氓俗跻乎仁寿。
至于访求逸礼;
祖述微言,询善对于三雍,集遗编于《七略》。
发号出令,郁郁文章;
擢隽登贤,彬彬儒雅。
天章润于金石,圣藻烂于星辰。
此陛下睿文之冠三古也。
若乃神化无方,庙谋决胜,讲兵符而讨军志,谨戎备而择将材,北落训师,貔貅贾勇,灵台偃伯,金革销声,多垒以之砥平,皇威震于区外,此陛下神武之包七德也。
其如识穷玄象,学总儒宗,三杰知神,千里料敌,此上圣之姿自天纵也。
知烛幽隐,信达飞潜,渊鱼洞微,箧书辩谤,此至明之德又日新也。
至乃旰昃焦劳,茂育群品,隐悼伏念,钦恤常刑,此圣人之仁,为万方之所戴。
又如宗祊孝飨,祗事惟夤,园寝时思,追怀罔极,此天子之孝,固百王之未闻。
盖以崇建徽称,光昭骏命,镂金版以刊玉牒,诞拥鸿休;
设皇邸而涉紫坛,荐膺玄贶。
况今高穹佑德,列纬储祥,北塞通欢,西戎即叙。
条风块雨,克成大有之年;
璧月珠星,无爽太初之历。
灵符显发,纯锡荐臻。
此不曰「应乾」乎?
至如观妙环中,研几《系》表,钦崇教父,蹈厉玄观。
顺拜崆峒,几勤轩驾;
垂裳黄屋,无累尧心。
百姓日用而不知,六龙时乘而在御。
此不曰「尊道」乎?
臣等上稽命之符,俯听舆人之诵,持蠡测管,辄窥测于高深;
削牍封章,敢形容于盛美。
不胜大愿,谨上尊号曰「崇文广武应乾尊道圣明仁孝皇帝」。
伏望陛下顺玄穹之眷命,纳中外之勤诚,以天正上玄之辰,仲冬正南之节,毕严禋之礼,覃大赍之恩,端拱穆清,昭受典册。
九宾在列,庶睹于盛仪;
三灵交欢,式承于蕃祉。
岂惟臣等幸甚,实亦天下幸甚!